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8月14日(星期四)10:00举行贵州省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新闻发布会,邀请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杨德智,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副处长汪海,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处处长闫静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以下为图文实录。
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四级调研员吴政权: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贵州省贯彻“两山”理念做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情况。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杨德智,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副处长汪海,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处处长闫静。他们将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展开剩余93%下面先请杨德智副厅长介绍相关情况。
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杨德智: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二十周年,8月15日将迎来第三个全国生态日。在此,我向大家介绍贵州贯彻“两山”理念做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有关情况。
一直以来,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的殷切嘱托,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保护修复各项决策部署,紧扣“两统一”职能职责(即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以高质量生态保护修复助力美丽贵州建设。
一、坚持规划引领,统筹生态保护修复整体格局
贵州地处“三区四带”中长江重点生态区,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全省92.5%的国土面积为山地丘陵,岩溶出露面积占比达61.9%,是全球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基于这一独特的生态本底,我们以规划编制为抓手,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一是构建生态保护修复新格局。打破行政壁垒,统筹生态、农业、城镇空间,编制印发全省首个综合性生态修复规划,创新构建“一源一城、两带两区”生态保护修复新格局。二是健全生态修复规划网络。完成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审批发布,初步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生态修复“一张图”管控体系,为生态修复工作提供清晰蓝图和实施路径。三是统筹谋划全省矿山生态修复。根据国家下达任务,完成历史遗留矿山图斑核查,建立历史遗留矿山数据库,制定印发《贵州省“十四五”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行动计划》。今年正组织开展采矿损毁土地全面调查,相关成果将为盘活利用采矿废弃土地,分区分类实施矿山生态修复提供基础支撑。
二、坚持全面调查和监测,夯实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数据基础
我们不断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拓宽“两山”转化路径。一是持续做好国土变更调查。完成2024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相关成果及时上报国家,完成国家反馈县级数据库质量问题修改。有序推进2025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日常变更工作。二是推进自然资源专项调查监测。截至目前,已完成全省2025年度248处地下水流量统测,完成2024年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编制,完成59个县水域空间调查数据复核,已将全省林草湿荒普查成果上报国家核查,持续推进2025年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工作。三是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持续推进全省全民所有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水等6类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清查,初步建立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核算价格体系。四是不断加强岩溶洞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管理。有序推进贵州省岩溶洞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管理条例(草案)的立法调研和起草工作,组织开展全省岩溶洞穴资源普查,初步建立自然资源管理领域加强岩溶洞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工作机制。
三、坚持系统施策,推动生态保护修复落地见效
我们以系统治理为主线,全方位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一是山水工程提质增效,示范引领作用凸显。紧扣国家战略部署,实施乌蒙山区、武陵山区两大山水工程,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140万亩,优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格局,初步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格,为喀斯特地区生态保护修复贡献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二是矿山修复攻坚突破,综合治理成效显著。苗岭山脉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修复面积1.94万亩;2024年谋划的南北盘江流域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再次成功入选国家示范工程,是我省第二个国家级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目前正全面推进实施,重点区域生态功能将得到有效恢复。三是持续推进全域整治,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深入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完成22个试点实施方案省级技术审查,实施土地整治面积13.99万亩,初步形成“生态修复+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新模式。
四、坚持源头治理,深化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提升
坚决扛牢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政治责任,构建“三位一体”整改工作体系。一是全力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面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涉及的20项问题整改。针对第三轮督察反馈问题,制定印发整改方案,建立“专班推进+清单管理”机制和“立行立改+跟踪问效”模式,实现边督边改全流程闭环管理。二是统筹推进各类反馈问题协同整改。将审计、巡视反馈问题及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曝光问题纳入整改大盘子,建立联动机制,实行台账管理,确保各类问题一体推进、同向发力,形成整改合力。三是健全长效治理机制。深化建章立制,夯实技术支撑,构建源头预防、过程管控、结果运用的全链条治理格局。坚持举一反三,深化源头治理,以整改实效推动生态保护修复提质增效,持续擦亮贵州生态优势品牌,积极探索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协同共进新路径。
我就先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四级调研员吴政权:
下面请记者朋友们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国新闻社记者:
贵州是矿产资源大省,当前在全省大力实施“富矿精开”背景下,贵州是如何做好矿山生态保护修复的?
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副处长汪海:
谢谢您的提问。首先,我想介绍下矿山生态保护修复的主要内容,所谓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就是依靠自然力量或通过人工措施干预,对因矿产资源开采活动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土地损毁和植被破坏等矿山生态问题进行修复的活动。
贵州省矿山生态修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历史遗留矿山,这个主要是指由政府承担治理恢复责任的废弃矿山。近几年,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摸清底数。2021年根据国家统筹部署,查清了全省历史遗留矿山现状,建立了台账,根据最终确认结果,我省共有未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8万余亩。二是建立制度。印发了《贵州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和《贵州省“十四五”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行动计划》等,制定印发了相关项目管理办法,用制度规范矿山修复项目建设和监管。三是实施治理。“十四五”以来,通过竞争性立项获批了苗岭矿山修复示范工程、南北盘江矿山修复工程等项目,同时积极申报省级资金,推进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治理。截至目前,共计争取中央和省级矿山修复专项资金约9亿元,已治理历史遗留矿山超过6万余亩,修复治理进展达80%,取得了明显成效。
另一方面是有责任主体矿山的生态修复工作,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做好源头管控。今年正式印发的《贵州省矿产资源条例》,设立矿区生态修复专章,推动落实“边开采、边修复”。我们还专门出台了贵州省矿区生态修复方案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正在建立矿区生态修复方案评审专家库,加强矿区生态修复方案编制评审管理。同时,还修订出台《贵州省矿山生态修复基金管理办法》,在矿业权手续审批时严格把关矿山生态修复义务履行情况。二是层层压实责任,多手段加强监管。我们出台了关于加强有责任主体矿山生态修复监督管理制度,对市县有关部门和矿山企业开展矿业权批后监管及实地联合抽查,赴实地对矿山企业生态修复工作开展调研和督促指导。组织开展全省露天矿山损毁土地遥感解译,及时掌握相关生态修复情况。三是协同发力,积极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绿色矿山建设的实施意见、考核办法及评价指标,规范第三方评估工作;同时,以绿色矿山联席会议制度方式统筹指导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形成齐抓共管合力,绿色发展理念已逐渐得到矿山企业和社会各界认同。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实施好新《矿产资源法》《贵州省矿产资源条例》,进一步完善矿山管理政策体系,不断强化矿山生态修复监管,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中国商报记者:
贵州是全国世界自然遗产地数量最多的省份,请介绍一下贵州在强化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助推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处处长闫静:
谢谢您的提问。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贵州按照中央部署,扎实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设,先后完成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试点等重点任务,为深入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发挥贵州省生态资源优势作出了新成绩。
一是全面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2024年8月,在全省9个市(州)、88个县(市、区)部署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拟用3年(2024—2026年)时间查清全省全民所有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和水等6类自然资源资产的数量、质量、用途、分布等实物量,全面摸清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家底,夯实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基础。
二是初步建立资产清查省级价格体系。在国家级核算价格体系基础上,收集整理全省土地(含建设用地、农用地、未利用地)、森林、草原以及59种矿产资源资产核算基础数据,截至目前,已初步建立省级土地、矿产、森林、草原资源资产核算价格体系,为显化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经济价值奠定基础。
三是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以高分影像及实景三维数据为底盘,整合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数据,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自然资源资产三维立体可视化展示、一体化管理和统计查询分析等功能,为切实履行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提供技术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以资产清查成果为基础,结合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及自然保护地管控要求,坚持保护优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探索自然保护地自然资源价值实现路径,助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产业化发展。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工人日报记者:
生态保护修复是土地综合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据了解,贵州当前正在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能否介绍下有关情况?
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副处长汪海:
谢谢您的提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统筹推进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理和生态保护修复等,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提升空间功能和价值,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一项空间治理活动。
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部署,我省通过典型示范引领、制度机制创新、多方资金统筹等举措,探索形成了符合贵州实际、具有贵州特色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路径。
一是试点引领强基础。我们强化“省级统筹+示范引领”工作机制,出台《试点工作指南》等规范性文件,选取5个试点作为省级财政补助示范试点,下达省级财政补助资金8856万元。目前省级财政补助子项目均完成绩效目标并通过验收,累计完成整治面积3.3万亩。其中雷山县西江镇创新“全域整治+民族文化旅游”模式成功入选今年自然资源部向全国发布的第三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典型案例,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
二是政银协同破瓶颈。主动与省国开行、农发行积极对接,深化协同,前置服务,从县乡调查分析和谋划论证阶段开始全过程全流程做好指导服务。目前,省国开行、农发行均构建了全链条金融服务,提供30年期优惠贷款支持,有效解决了资本金不足的难题。建立省级联审机制后,进一步提高了工作质效。安顺平坝区乐平镇国家试点项目获批后10个工作日内即完成省农发行3亿元贷款审批。
三是全域推进重统筹。结合实际,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体系,精准厘清职责边界,印发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申报指南,明确省市县三级35项职责清单,规范全流程管理。截至目前,全省按程序申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13个。松桃乌罗、大方六龙等项目稳步推进,建成后将成为兴业强县富民的有力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聚焦优化部门协同机制、强化资金统筹保障、深化政银企合作等发力点,因地制宜深化拓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发展模式,不断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着力激活土地要素潜能,奋力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注入强劲动能。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贵州广播电视台记者:
我们了解到,“十三五”以来,贵州先后实施了乌蒙山区、武陵山区两大山水工程。能否介绍一下,贵州是如何通过系统治理,破解重大生态问题的?
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杨德智:
谢谢您的提问。国家实施的山水工程是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标志性工程,是对受损、退化、服务功能下降的重要生态系统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一个重大工程。近年来,贵州聚焦修复高原生态屏障、保障流域生态廊道、提升城镇生态品质、维护生物多样性任务,系统谋划并申报实施了乌蒙山区、武陵山区两大“山水工程”,解决了实施区域重大生态问题,巩固和加强了“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生态修复事业贡献了“贵州方案”与“贵州智慧”。
一是乌蒙山区山水工程于2018年启动实施,该工程聚焦石漠化治理、矿山生态修复、水土流失治理等关键领域,系统部署实施79个子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3.03亿元,完成生态修复面积65.65万亩,成功让9.78万亩石漠化土地从荒山秃岭变回绿水青山,6.21万亩矿山损毁土地重现勃勃生机。二是武陵山区山水工程于2021年启动实施。该工程以梵净山、乌江、沅江、芙蓉江、洪渡河为核心,精心布局实施24个子项目,预算投入53.82亿元,已完成生态修复面积82.28万亩。工程核心项目——铜仁梵净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项目,在梵净山区域建设生态廊道7座,有效串联起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自然保护区,为黔金丝猴等珍稀动物迁徙交流构筑了关键的“生命通道”。2024年,该项目入选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联合评选的山水工程典型案例,并列入我国首次发布的《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2024》,向全球推介。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乌江中游流域,科学谋划并申报实施“十五五”山水工程,持续筑牢“两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此外,为生动展现贵州生态保护修复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由省自然资源厅主办的“山水新颜——贵州省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成效展”,已于2025年5月在省地质博物馆隆重开展。在此,诚挚邀请广大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莅临参观,沉浸式感受贵州生态修复的丰硕成果。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四级调研员吴政权:
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先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可以会后与省自然资源厅联系,作进一步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几位发布人,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再见!
编辑:李沁鑫股票配资开户官网
发布于:北京市宏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